举个例子,就中国到底是高兴还是不高兴这个问题,各类作者就书名展开了激烈的讨论:再比如畅销书作者张嘉佳,被人山寨起来就变身“张嘉急啊~”,语速快些好像也没毛病?再说内容,看封皮貌似讲的是《我和狗狗的十个...
比如,我的朋友,一位曾在武汉读书、如今在北京工作的严肃文学爱好者:用一个万年老梗来说,他们怀念的可能都不是毛豆,而是当年吃着武汉毛豆的自己。...
金庸新、古龙新、梁羽生新的写作速度比本尊敬业多了,每周末去翻摊儿都有十几部新作。...
这本1819年在就德国出版的“教育经典”,在3个世纪后的当代中国被反复包装炒作,一跃变身“迄今为止全球最著名、最成功、影响最大的家教案例,全球销售超过1亿册的家庭教育经典。...
怎么讲,感谢微信,让我们更加轻易地感受孤独。...
当然,在这些城市,只有盐水煮的毛豆,再也找不到武汉的朋克毛豆了。...
豆瓣网友@局长对文件传输助手的拟人化就自嘲道:“如果根据联系次数来判断关系是否亲近,那跟我关系最铁的大概就是文件传输助手了吧...”平时的小心情没地方诉说,可以告诉文件传输助手。...
这是三三有梗改版后的第13期,总第115期。...
《人类简史》正版长这样,读者老爷们认准了。...
教育理念山寨起来就不是这么简单了,一个19世纪德国版的“伤仲永”,在今天仍然被作为很多教育工作者的经典案例使用,和这部山寨书脱不了干系。...
夜晚的它才开始蠢蠢欲动,不少人释放出和自己对话的精分人格,“最终与文件传输助手的聊天占了全天聊天时间的80%以上”,可以盖章认证这是触及灵魂的♂孤独了。...
不如做一只偷听自我、忍受孤独的鸟吧。...